当前位置:书韵亭阅读网>网游竞技>源程序2092>第十卷 雾中之敌,宿命的预感 已清空

第十卷 雾中之敌,宿命的预感 已清空 (1 / 3)

我对于写下下面的东西持有复杂的心情,事实上我对于下面这些东西是否应该在被放上来都持有犹豫态度,毕竟起点的“读者”,对于版面的洁净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

这里引出如何解读我的文章的第一点:千万注意我的标点符号“”。

通常被引号标出的东西,都是值得稍微让脑子那么一转的,比如说被引号标注的读者---我认为对于很多在起点上对文字进行扫描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

比如在前面一章的正文里,我使用了【】,()还有“”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个体说的话,我没有写出“这是XXX说的”是因为我想我的读者们能自己去稍微想一想这三个个体分别是什么?

而在这里,引出如何解读我的文章的第二点:注意我的用词。

在上面的段落中,我并没有使用“人”这个词,而是用了“个体”,这是为了避免纯文字的局限性,因为在大多数读者对于文字的意义截取下,人是指我们;很多名词我并没有采用所谓的“浅显”的词汇是因为那些词汇带有引导的目的,而不是因为我想用高深的词汇搞晕你们的脑袋,我没那么闲。

现在,如何解读我的文章第三点:注意联系。

什么是联系,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分析,注意到我的前两点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么?

一环套一环,有果必有因,但是这其中蕴含着变数和可能性。

打个比方,我的书和一些文章有相似的结果,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不同,举例:

卢西亚诺。佛罗李迪---《信息哲学》=9

我----《新世纪灵子网络》+《新世界2107》=9(原谅我的举例)

但是我可能=4+5

而佛罗李迪导师可能等于1+8

不要用看很大部分起点的商业作品的模板化思维去解读这本书,那将让你头疼不已,因为你没法用那种量产的逻辑套在我的等式上,起点一部分作品的逻辑是:4+5=你想让他等于多少就等于多少;或者是9=1+0。

将所有的东西穿成一个网络看,我不认为我的读者都应该是福尔摩斯,但是我在试图展现一个世界,你们也应该会看到一个世界。

接下来,如何解读我的文章第四点:名词

《信息哲学》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其实和我在前一章里提到的“创造性毁灭”是一个概念。

阅读时,抛开你的无聊,解下你的自傲,但是不要谦虚,而是要带着侵略性的探索本质。

“创造性毁灭”,不是很多人可能在想的“啊,就是在杀人放火的时候具有创造性”,这实际上算是一个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源自亚当。史密斯和卡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讨论,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创造性毁灭的话,你会看到关于企业的讨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