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内耗不止 (1 / 3)

摩尔多康百姓走上街头,反对国王设立国教。

在兄弟会的推波助澜下,百姓对王国内政的腐败和种族之间的矛盾爆发开来,示威很快失控,变成一场规模空前的暴动。

全国300多万人中,有50多万人参与其中,国王司默・康立刻调动军队镇压。可是当时司默・康已经老迈,他理论上是王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实质上由于王国已经立宪法,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友总参谋长在行使。

总参谋长史蒂芬关键时刻背叛了国王,发动武装政变,把国王赶下台,推翻君主制召集全民举行大选,将国家制度改为资本主义共和制。

史蒂芬因为平乱有功被选为摩尔多康首任总统,但是他只在总统位子上坐了81天便遭到暗杀。此后,短短数年之内全国冒出来120多个政党,党派之间明枪暗箭、你争我夺,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长年呈现负增长。

各种族之间的矛盾非但没有削弱,反因为政党在背后支持愈演愈烈,时不时爆发武装冲突。

百姓这才发现所谓的和平公平的民主制度是个臆想出来的蛋糕,他们开始怀念国王执政的日子,可是覆水难收,国王流亡海外――过去的已经无法重来。

重墟听了摩尔多康的过往禁不住唏嘘:华夏先贤提倡的“和谐”理念真的是治世箴言,“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干嘛事事较真?得益于这一开明理念,华夏大地上虽然生活着50多个民族,几乎囊括了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但是从来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冲突。各个民族各得其乐,百花齐放,共同塑造了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

哪像摩尔多康?你争我夺,陷入无休止的内斗,搞得谁都过不安生,国家七零八落。

下午三点,重墟等人抵达聂凡河畔。这条河流全长只有200多公里,是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是塞尔瓦拉和摩尔多康两国间天然的分界线。

河边有塞尔瓦拉边境城镇列巴,列巴翻译成华语代表胜利,城市以此为名是为了纪念三百年前摩尔多康入侵塞尔瓦拉,遭到塞尔瓦拉人民的顽强抵抗,在这里兵败,警告摩尔多康人不要重蹈覆辙,再妄图染指塞尔瓦拉的土地。

城市列巴的繁华程度跟华夏的边境城市无法相提并论,镇上的建筑都上了念头,灰蒙蒙地像是年至耄耋的老人,镇上的商贸并不繁华,所谓的商业街上只有一座两层的“百货中心”和几家金店。

但是与它相比,一河相隔的摩尔多康更加不济,遥遥望去不见高楼只有低矮的民居毫无章法的排列着。城市里依稀可见烟雾升腾,不知是工厂在排放废气,还是城市失火,一派寂寥景象。

为了避免引来过多关注,一行人并没有在列巴多做停留,穿城而过在,聂凡河边的树林里等待夜幕降临。

午夜1点,他们各展神通跨越聂凡河,期间重墟看到了刘宁、刘安、刘顺、刘泰身后的褐色羽翼,这才知道他们是稚精族的后裔,顿时大感亲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