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韵亭阅读网>历史军事>三国之天水姜伯约>第六十三章 后出师表

第六十三章 后出师表 (1 / 4)

“馒头。”姜维弯下身子,趴在白马健硕的脖颈上轻唤了一声,“咱们到家了。”

馒头,如此草率的名字,就这样草率的被姜维赋予了他的新坐骑。

不过要说起这名字的来历,姜维也是费过一番心思的。“馒头”一词,三国之前并没有,其渊源始于诸葛亮。而关于“馒头”这一称谓的来历,姜维早便听军中有资历的老兵讲述过。

馒头,原作“蛮头”。

话说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得胜班师。大军行至泸水,忽遇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大军无法渡河,诸葛亮便遣人四下探访,有当地耆老进言道“泸水中有源猖神作祟,当地百姓常用七七四十九颗蛮族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方能风平浪静,风调雨顺。”

诸葛亮听后半信半疑,又不忍心用活人为祭,便命伙夫和面,塑成人头状,内塞牛羊肉代之,谓之“蛮头”,或作‘馒头’。后来诸葛亮以这些馒头为祭品祭奠泸水神灵,果然云收雾散,风浪平息。

自诸葛亮用馒头代替人头祭奠泸水后,当地百姓便开始将馒头作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只是那个时候的馒头都是带肉馅的,个头很大。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主食之一的馒头,其形制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地区的人,包子、馒头分不清,究其根源便是自馒头诞生伊始,本就是带着馅儿的。

而姜维之所以会给白马取“馒头”这样一个听上去有些随意的名字,一是以诸葛亮敬天悯人的精神为鉴,二是因为其毛色雪白如面粉,而膘肥体壮,甚至有些圆滚滚的样子,又与馒头有着几分神似。

当然,这只是姜维自己的看法。

听到姜维呼唤自己“馒头”,白马扭过颀长的脖颈,狠狠地瞪了姜维一眼后,一溜烟奔驰出好远。

突然的加速搞得马背上的姜维一个趔趄,整个人差点摔下马来。他急忙喊道“喂!喂!快停下!不就是个名字嘛?叫什么不是叫?”

如果这白马能开口说话的话,此时定会替姜维改个姜铁锤、姜狗蛋、姜三毛之类的名字,让他彻底明白名字究竟重不重要。

俗话说人如其名,马亦如是。三国时的名马,大抵都有个威风凛凛的名字,“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听起来便让人觉得威风。此外,像刘备的的卢、曹操的绝影和爪黄飞电、孙权的惊帆与快航,都大气十足,不失名马之风。

很难想象后人追忆起姜维来,念出“那一将手擎龙胆亮银枪,胯下一匹纯白似雪的馒头马”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但对于这匹神驹来说,终归是有些失了排面。

不过这也怨不得姜维,起名能力为负的他已然尽力了。

一人一骑回到家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若不是白马饿了,还真不会如此轻易地饶了姜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