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演讲 (1 / 6)

第二天,众人得到了的消息汇总的到了季明山那里。

综合分析的结果是联军与沙俄之间短时间内不会媾和。

这是好消息!

王韬在欧洲已经小有名气,欧洲人将他当作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今天,他按照约定来参加一场外交酒会。此时的西方人,尤其是在维也纳,人们习惯通过酒会来进行非正式的外交交流活动。

这是贵族之间的习惯。

欧洲的王室之间全部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他们都是亲戚。在他们看来外交活动就跟走亲戚差不多。

今天,王韬是应奥地利外交大臣鲍尔邀请来参加这次外交活动。

王韬为了参加联军的谈判,最近和奥地利的外交大臣鲍尔走的很近。

而奥地利人似乎也很想接近华夏。

据说约瑟夫一世陛下,希望能够与华夏之间建立直接的外贸联系。

奥地利的对外贸易活动一直是一个硬伤,他们没有完全掌控的出海口。

如果直接进行远洋贸易,需要通过多瑙河进入黑海,再辗转地中海。

而奥地利是封建贵族体制,对于来自的东方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需求非常大。

英法几乎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约瑟夫不想看到奥地利人的钱袋子被英、法剥削一层。

他知道普鲁士自从去年跟这个远东的大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对外贸易额一年时间就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普鲁士的远洋商船可以直接从华夏进到需要的商品。

他们甚至可以将这些商品转卖到中欧和东欧地区,甚至是奥地利都要从普鲁士购进中国的商品。

丝绸和茶叶都是贵族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样东西。

这让与之是近亲的奥地利羡慕不已。

因此这次王韬到了维也纳展开活动之后,约瑟夫一世命令他的得力干将鲍尔一定要利用现在这个机会搞好和华夏之间的关系。

鲍尔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这次克里米亚战争中,他在联军与沙俄之间搞平衡,为奥地利争取了很大的利益。

他既同英法之间保持友好的关系,居间调停;又游离于战争之外,以保持对俄国的回旋余地。

奥地利在克里米亚危机发生的头一个月里,尽一切努力来促使俄国主动撤军,但是沙皇没有任何反应。

随着战争的深入,奥地利外交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楚:首先,争取德意志内部的支持,特别是普鲁士的支持,以此来增加对俄外交的砝码。

1854年4月20日普奥签约,普鲁士在条约中申明:如果俄国拒绝从多瑙河下游两公国撤军,就支持奥地利对俄作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