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韵亭阅读网>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第236章卢象升想开发北直隶

第236章卢象升想开发北直隶 (1 / 4)

给钱的人,永远都是爷。

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每亩加派3厘5毫,共增加赋银200多万两。到万历四十八年止,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

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如果计算到崇祯十七年,那么辽饷共收了万历朝三年,共计九百二十万两银子,天启元年到崇祯四年,每亩九厘,共征收十二年,共计八千零四万两,崇祯朝共计六千二百六十四万两,累计共计一亿五千一百八十八万两银子。

然而这些一大笔钱,还没有出国库,直到漂没三成,到了辽西,再减少两成,也就意味着不算辽西将门向文臣集团送礼的贿赂,文臣集团用成例的方式,就卡掉了足足七千余万两银子。

要知道关宁军在辽西战场上的表现只能用“窝囊”来形容,既不能战,也不能守,每次建奴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都只有抱住脑袋挨揍的份。然而,就是这么一支鱼腩部队,朝廷却不敢动。为什么不动呢?因为一旦动了这支军队,那么文臣集团就少了一个可以贪污的理由。

除了刘明遇之外,现在大明的资本家,也只有瓷器和茶叶、纺织业进入了规模产业化时代,从成本上来说,尽管刘明遇用高福利高薪水,却因为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一旦刘氏集团生产的纺织品也好、木器家俱也罢,北直隶境内的所有手工业,根本就没有竟争优势。

现在的刘明遇仅仅用了一万四千多名工匠,就创造了大明百万钢铁工厂十分之一的产能,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几倍,用不足大明钢铁产业工人百分之一的工人,生产出了十分之一的产能,成本自然是一目了然。

现在刘明遇拥有着绝对的成本优势,一旦向北直隶倾销商品,自然会培养出一批买办阶层,也就是官僚资本主义,他们才不会管民族产业的死活,也不会管治下百姓的死活,他们追求的只有利润。

刘明遇与卢象升私交虽然不错,可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卢象升也无法在北直隶做到一言九鼎,别说在北直隶,就算是大名府,一样有人敢跟卢象升对着干。所以,刘明遇要想快速发展,只能采取钞能力。

崇祯三年十一月下旬,宽河又下了一场暴雪,地面平均积雪厚约五分公分,寒风如刀,只要将皮肤裸露在空气中,最多一刻钟,就会变成麻木。好在宽河城内只有几千套老旧房屋,在入冬以来,进行了加固,其他的房间都是新房,而且用料扎实,倒也没有出现意外事故。

按说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人们应该猫在家里躲冬,然而,刘家军治下的工人和农民,都在挥舞着铁锨、清理屋顶的积雪,或者是把城内的积雪,清理出去。

众人干活得非常起劲,甚至连孩子也过来帮忙。

卢象升望着这一幕,有些感慨:“要是天下处处都是如此该多好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