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韵亭阅读网>历史军事>明末锦绣>正文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东北之北

正文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东北之北 (1 / 3)

就在朱宏三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利的时候,远离北京三千里的极北之地,在额尔古纳河流域,鄂温克族青年陶力正在大兴安岭林间打猎。

陶力今年只有十四岁,但是在普遍寿命三十五岁的鄂温克族中已经算是成年了。陶力虽然身材矮小,却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今天他的任务是打够十只兔子,这样家中的额娘和妹妹才能不挨饿。

东北,这个词在后世南方大概有人能认为是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指的就是山海关意外的大片土地。但是东北这个词出现的很早,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但是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还是在元代,元朝《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这时东北算是正式成为一个地理名词。

明代承接元代,在朱元璋开国后,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元代故臣多归降明政府。到了永乐九年,篡位皇帝朱棣为整个东北地区取了一个威风赫赫的名字,奴儿干都司,作为明朝政府管辖辽东以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广大面积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奴儿干都司管辖面积很大,包括库页岛、斡难河、外兴安岭、后世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都囊括其中。其境内有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达斡尔等族人民,多以渔猎为生。

辖区内分置卫所,明朝政府还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给予印信,仍其习俗,统其所属,以时朝贡。贡物有海东青、貂皮、马匹等土特产品,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明朝政府在元代驿站的基础上,恢复了奴儿干通往内地的驿传,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过奴儿干都司存在时间只有二十五年,在朱棣死后,他的继任者明仁宗朱高炽,还有明宣宗朱瞻基,就将奴儿干都司撤销,治所迁到了后世的辽宁省开原市,而国家的正规军撤出后,东北区域则转由女真部落管理。这样,明朝就等于放弃了东北区域给女真部落,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当然朱瞻基作为皇帝是不能知道明朝最后灭亡在女真人手中的,根据当时国内外条件,放弃奴儿干都司才是上策。东北是苦寒之地,人口稀少资源匮乏,对中原王朝来说完全是个鸡肋。要这个区域,不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利益,还要派兵把守,浪费了很多财力物力。

这时元朝的残余势力因为内讧争斗,没有时间侵犯明朝。所以,朱瞻基认为以军事为目的的奴儿干都司,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失去了意义。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朱瞻基认为应该休养生息,不再继续发展明成祖的扩张事业,放弃一些浪费钱财的地方。在这种思想下,朱瞻基最先放弃了安南,最后又放弃了奴儿干都司。

当然明朝将东北广大地域交给女真人也是留着后手的,那就是汉人擅长的分化瓦解和稀泥。在明朝的分化下,女真人在明朝初年分成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