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祁晴急忙拿来了纸笔,还准备了一个速写板垫在下面。冯珂本身是学规划设计的,李广发那边有什么地方画的不太明白,她就认真地搞懂之后,帮忙完善这个图。

李广发的绘画是当年在部队服役学画地图学的那些,艺术性一般,但对于地形的描述准确度大差不差。

他画完了还拿给老徐看,老徐啧啧称奇道:“真像,我走过几次那条路,就这个样子,一道弯也不多,坡度也是这個意思。”

根据李广发的图,以及已知盘山路整体的长度,冯珂快速测算出了如果沿着盘山路护坡走,从上一层下到下面那层需要的最长的绳子长度。

祁晴也补充道:“绳子不能太细,最好是抗冻的登山绳,还有一些锁具,另外他们有凿子么?”

冯珂急忙将一些关键问题记在纸上,然后就在这里拨通了电话,打给阮老师。

等了将近1分钟,电话才接通,对方的信号并不太好:“手机快没电了,是小冯对吧,你有什么事?”

冯珂简明地讲了极寒的天气还将持续两三个月,劝老师抓紧下山。她会拍照一张图,让大家用绳索从盘山路护坡往下走,能大幅缩短步行时间。

“老师,我这边是专门请教了山里的护林员,他也说尽快撤到山下才稳妥。您那边有登山绳和相关的工具么?”

阮老师说道:“我去问问,15分钟后我给你打过去。”

“嗯。我等您电话。”冯珂恭敬回答,电话挂断后,她拍照了高清晰度的图纸,发到了阮老师的微信上。

15分钟之后,阮老师回电话了:“登山绳没有,不过我们有结实的麻绳,也足够长,还有一些大钉子和工具。愿意用这种法子下山的人就只有十个,另外十二个人都不想走。如果我们将绳子和工具带走了,他们将来还想再下山,就困难了。”

“你们想走的这些人,有没有野外登山或者攀岩经验的人?”冯珂按照祁晴提示多问了一句。

阮老师说:“没有,我们三口加上朋友那三口,还有四个年轻人,他们是常年坐办公室的,体力可能也不太行。”

李广发说道:“若没有懂登山的人,也不熟悉路,实在是很危险。可惜我受了伤,现在过不去。你们那边的食物还能支撑多久?我再养个两三天,兴许就能过去了。”

阮老师叹气。

冯珂却说:“我们这边还有几个人,我们商量一下,15分钟后给您回电话。”

冯珂当时也帮忙照料过李广发的伤势,知道他肚子上的破口缝了线,现在表面上长好了,实际肌肉层和内部都还需要休养,动作幅度一大很可能会撕裂。她怎么能麻烦旁人为自己的心愿奔走呢?

她说:“我体力一直很好,大学时学过攀岩。从咱们这里去到度假村那边有路么?我可以带东西给阮老师,然后和他们一起下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